突破供应链瓶颈,中科新松以协作机器人打造产业新生态
后疫情时代,产业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然而在升级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挑战,如持续增加的用工成本与人员流动率,不断提升的品类与产量要求等,这给自动化行业带来了重重挑战。
协作机器人是一种被设计成能与人类在共同工作空间中进行近距离互动的机器人,主要由安全模块、视觉模块、力控模块、伺服控制系统及关节模组等组成,其区别于传统工业机器人拥有安全性、易用性、灵活性、共融性等技术特点。
但协作机器人诸多的优势下是研发的不易,以安全模块为例,碰撞检测是协作机器人安全功能的核心,两种代表技术方案分别为无传感器电流检测方案和关节力矩传感器检测方案,二者均通过发生碰撞时碰撞力的检测来触发机器人的保护性停止,但接触式的安全防护对协作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在伺服驱动器上,中科新松自主研发的协作机器人关节伺服驱动器,功率等级从200W-3500W不等,覆盖协作机器人大多数的功率等级要求,同时采用双通道硬件安全回路以及black channel安全通讯架构,在国内率先实现Pld cat3功能安全等级。
在安全控制器上,中科新松自研的安全控制器为基于IEC-61508功能安全标准,基于IEC 61784-3自主研发的安全通讯协议,正向自主设计的功能安全控制器,主要由安全输入模块、安全输出模块、安全逻辑模块、EtherCAT通讯模块、电压供应和监控模块组成,整体指标达到PL.d/Cat.3。
在具体实现的功能上,中科新松安全控制器的紧急停止、保护性停止、外部安全输入/输出等功能达到PL.e/Cat.3。且凭借着卓越的产品性能,中科新松的安全控制器产品已获得机器人国评中心认证、TUV SUD协作机器人功能安全认证通过概要设计审核。
此外,为了进一步保证产品品质,中科新松还构建了贯穿上游零部件的完善产品生态链。据透露,除减速器外,中科新松已完成协作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国产化代替,国产替代比例排名靠前。
完善产品矩阵的搭建
2015年中科新松推出首款七轴协作机器人,而发展至今,基于自研的核心技术,中科新松已拥有了完善的DUCO Cobot多可®协作机器人矩阵。
具体来看,中科新松共有GCR、SCR、DSCR等共计3个系列的超过10款的DUCO Cobot多可®协作机器人产品,该系列协作机器人产品具有安全、轻量化、便捷使用、可拓展性及OTA平台数据管理等功能特性,基于不同场景的需求,DUCO Cobot多可®协作机器人可进行灵活配置。
DSCR系列为双臂协作机器人,集成2个机器人双臂可协同作业,配备智能碰撞检测功能,重复定位精度达到0.02mm级别,具备实时深度信息和三维重构功能,能够为用户提供快速、安全、灵活、精准、高效的旋拧、定位等全套装配作业解决方案,更加集成化、柔性化,并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自由、开放的开发环境。
此外,基于良好的产品研发基因,中科新松不断积极进行着协作机器人多产品应用面的探索,率先提出了结合协作机器人和AGV特性并优化组合的复合机器人,让机器人有了“腿”,实现了机器人的自主移动。
协作应用打造协作新生态
基于可靠核心技术和完善产品矩阵,2021年,中科新松产品被应用至诸多领域,有效作为数字劳动力,帮助终端行业构建了产业新生态。
具体来看,中科新松协作机器人产品已被广泛用于数字化工厂、汽车、3C及半导体、教育创新、医疗健康、食品药品、服饰纺织等行业,可代替人工完成智能拣选、抛光打磨、上下料、装配、拧钉、质量检验、搬运、码垛、涂胶涂油等作业。
以新能源汽车后备箱电池包拧紧为例,据了解,汽车后备箱作业空间狭小,对机器人的柔性和灵活性有着极高的要求,末端拧紧工装设计要更加小巧,且车体随抱具流转到该装配工位时,位置偏差较大,同时拧紧工位前后序为人工操作工位,机器人还要时刻感知周围环境和人员动态,确保人员安全,这对协作机器人提出了较高的挑战。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敏于客户需求洞察,精于应用场景探索,笃于自主求索创新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实现人机和谐的未来